爱游戏app合作马竞实验中心是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实验教学中心”(后简称现代服务业实验中心)成立的。自2007年建立以来,以建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目标,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学科特色紧密结合,建立了“多层次、复合型”的实验教学新体系。经过多年的深化改革、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2009、2012年被评为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以来,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优异成果。
早在2008,现代服务业实验中心已经开始虚拟仿真技术在信息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并在“网络使用技术与应用”等课程中使用虚拟机技术解决多班级共享、多系统开发平台冲突的问题,一直应用至今,收效显著。
为了满足经管类专业课程的需要,2009年实验中心引进SAP/ERP与SAP/AIS远程数据库,连续几年开设“供应链管理与实践”、“物流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等课程的实验课,面向本科生、荣誉学位、研究生和留学生,受益学生每学年400名左右,效果十分显著。
从2010年至今,现代服务业实验教学中心一直致力于解决实验室时空限制问题,结合我校经济、管理类实验课程的特点,在信息化处的大力支持下打造“无处不在”的虚拟实验室模式,利用学生的移动终端接入无线网络,将会议室、学术报告厅等场地利用起来,变身虚拟实验室。虚拟实验室为有效广泛地利用综合型虚拟仿真小实验平台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2年,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的基础上,现代服务业实验中心经过反复研讨和论证,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开始建设以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为背景的开放式综合虚拟仿真实验大平台,平台涵盖企业内部管理、跨境电子商务管理、电子支付和网络银行,为教学提供电子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电子商务运行以及企业内部管理的综合模拟仿真实验环境。平台解决了实验教学中对银行等特殊行业不可及的实际环境的使用问题,在校内构建模拟的可真实运行的银行基础业务系统、第三方支付平台系统以及跨境电子商务管理与运行平台的统一实验平台,大大满足了金融、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信息管理等多专业的培养目标需求。这个平台的建设目标是面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近二分之一的学生,专业达12个。
在大平台的建设过程中,现代服务业实验教学中心与企业密切合作,共同研发平台系统,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的平台。合作企业包括中国银联北京信息中心、北京高阳金融科技公司、SAP中国、敦煌网等企业。在实验大平台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层次化的分类实验课程体系,体系包括管理类、经贸金融类和信息管理类的专业课程面以及向多专业学生的现代服务业综合实训课程。目前正在以信息管理和电子商务专业为主进行综合实训课程试点运行。
构建实验大平台的最终目标是实验教学资源的开放和共享,不但能满足校内课程的需要,也可以为其他学校提供实验条件。目前,实验中心依托学:桶蜗穉pp合作马竞的网络资源,拥有学校的教学辅助系统、精品课程系统、教学公开课系统、研究生BB 网络教学平台、现代服务业实验中心综合管理系统、学校安全计费系统、邮件系统、教学案例库系统、UIBE-北京高阳电子金融模拟系统、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的SAP/ERP远程数据库系统、SAP/AIS远程会计管理系统等。
数年来学校投资校园网建设的经费达数千万元。校园网建设完善,网络运行安全稳定,管理体系高效合理,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提供了可靠稳定的网络互连环境,有限网络和移动网络遍布整个校园,同时学校利用VPN技术,对校外师生访问校内资源提供了便捷的接口,为虚拟仿真教学突破时空限制奠定了可靠基。拔薮Σ辉诘男槟馐笛槭摇碧峁┝丝煽勘U。教师和学生可以在校园内外利用教学平台实现互动和教学资源的共享。
在学校人力资源政策和教学管理制度的鼓励下,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效果明显,近3年的与教学密切相关的科研成果包括《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电子金融》、《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服务的力量:营销“王道”(1~8讲)》等优质课程,北京市和国家级的优秀教学团队包括“会计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商务信息管理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管理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国际贸易教学团队”和“金融学专业课程教学团队”。优秀的教学团队为顺利开展虚拟实验教学提供了良好基。膊舜罅拷萄а芯砍晒,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经贸人才‘三语’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基于利益相关者全方位互动的全球企业管理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现代复合型商务人才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金融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等一批国家级和北京市教学成果奖。
作为财经类的全国重点大学,现代服务业实验中心充分发挥了国家重点财经院校实验教学的示范和成果辐射作用,从2009年开始,分别举办4期全国性实验教学创新论坛,对实验教学培养目标、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整合实验教学资源以及模拟仿真实验系统研究等进行了广泛研讨;并于2011年到2014年连续4年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论文集,收录教师研究成果近百个,学生课外研究成果100多个,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实验教学和虚拟仿真教学的研究成果。2014年,利用SAP/ERP远程数据库系统,我校开设了北京市学院路共同体课程,面向其他院校20多位同学,虚拟仿真的示范作用进一步扩展。